top of page
yuan qi.jpg

创办人 - 刘水星

体会无常 学习放下

IMG_20230802_133100 - Edited - Edited_副本.jpg

刘水星,成立净愿慈怀之家之前是一名慷慨解囊,乐善好施的商人。

2008年,与杨宝美联手创立佛教净心书坊。书坊的成立,带动许多年轻人阅读佛教和心灵相关书籍,让他们有机会接受善知识,净化心灵,由普门入佛门。

而这些受到感召的年轻人都想身体力行,都想要利益众生,于是一个有着共同志向的义工团成型了,需要有可以让他们修行的道场。因此,刘水星和杨宝美也顺势成立“净愿善心工作坊”,带领义工团到老人院,孤儿院和医院献关怀。

“秉持着众生平等,人人皆生而平等的普世价值,收容贫困交加的孤苦病患,不管他们的余命多少,我们都一视同仁,同等对待。”

行善过程中看到社会福利缺失的一角:孤苦无依的病患无处可去,罹患疾病的老人被各种机构拒收,流落天涯海角的难民生了病成了医疗人球等人间悲歌,促使刘水星和杨宝美毅然决然成立净愿慈怀之家,收留这些走投无路的人间孤儿。

 

2013年,第一批的13名病患被安置在蕉赖珍珠花园(Taman Mutiara)的一间双层排屋。
除了照顾临终病患,各大政府医院还经常把没有家属认领的中风病人转介给他们,让他们接手后续的照护责任。而这又催生了班丹英达(Pandan Indah)中风中心的成立,让那些有望康复的中风病患在中心进行针灸,物理治疗,职能治疗等密集的复健,协助他们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。

 

刘水星行善过程中最大的体悟是:万缘要放下。世事无常,顺生而行,把握当下,珍惜眼前,把握因缘做好事造福众生莫等待!行善要及时,因缘要创造!

唯有人心向上向善,社会才会更美好。

“有能力帮助别人,是件很美好的事情。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慈善工作的行列,共襄盛举!”

bottom of page